张采萱忙问道,大婶,他们有(yǒu )没有说来做什么的?
张采萱一一问过价,价钱飙升不是一点点,光是一根针就要三十(shí )文了。这要是在以前,粮食都能得几斤了。
不过众人都不嫌弃贵,多磨缠几下,眼看(kàn )着就要没了,张采萱眼疾手快拿了两根针,还有绣线也挑了些颜色鲜艳的,虽然颜色多,但每种颜色根本没有多少,要是手慢了,就拿不到了。她一边感叹村里人平时看起来穷,没想到也挺有银子(zǐ )。而且这货郎太会做生意了,村里多的是几年没有去镇上买东西的人,此时都有点疯(fēng )魔了。
因为在腊月中送走了老人,快要过年了,气氛还有些沉闷,因为过年,冲淡了些老人带来的伤感,越是靠近月底,也渐渐地喜庆起来。平娘后来又闹了几次,不过村里那么多人,她辩不过,又不能如村长所说一般去报官,而且族谱上进防的名字改到了他们夫妻名下。再闹也(yě )是没理,只能愤愤放弃。
老大夫还是犹豫, 村长媳妇眼神一扫就明白了, 笑道:至于粮食,以后您看病,只管放出话去,只收粮食当诊费,指定饿不着您。
其实各家只要有粮食,根本不需要去镇上,衣(yī )衫这些俭省一些,缝补一下,随便穿个几年。至于盐,有的吃就吃,没得吃也可以不(bú )吃,只是村里老人都说,吃了盐有力气干活,家中还是不能缺的。不过盐这东西,买一罐可以吃很久了,还没听说村里哪家缺盐的。
腊月底,外头的雪不见融化的迹象,不过这两年开春后天气都会(huì )回暖,比以前好了很多,村里众人也不着急。今年过年,骄阳已经会跑了,张采萱特(tè )意给他缝了套大红的衣衫,连着帽子一起,穿上去格外喜庆,如一个红团子一般。
……